「貪婪是好的」,兀鷲投資者 Gordon Gekko在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 中如是說,從而塑造了一代人對金融市場的認知。有「華爾街之狼」之稱的 Jordan Belfort 先生將其解讀為「努力工作吧,直到銀行帳戶裡的存款看起來像電話號碼。」在 Oliver Stone 先生和 Martin Scorsese先生將華爾街搬上銀幕之前,市場就已經長期充斥著貪婪和恐懼情緒。
貪婪頻頻見報,恐懼卻往往隱藏在暗處 — 但它才是幕後的關鍵驅動力。現在是時候抓住公牛的牛角(也可以說抓住熊的耳朵),以及去應對投資者 — 乃至更普遍的人類 — 可能會有的最不受歡迎的情緒了。那麼,我們在投資的同時該如何應對恐懼呢?
對抗、逃避或不為所動
在恐懼狀態下,身體會釋放大量的應激激素。即使劑量很小,當恐懼以某種方式困擾您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您也會感覺精疲力竭。雖然恐懼是人類普遍會有的一種情緒,生活中隨時可能出現,但我們這裡只關注投資引起的恐懼。事實上,即使是貪婪也是一種恐懼,即「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心理學家談論恐懼時,傳達的訊息非常簡單。面對恐懼時,人類普遍會選擇以下三種策略之一:對抗、逃避或不為所動。如果要將這些策略運用到投資領域,我能想到的最好方式是:合理化它、忽略它或接受它。雖然這可能並非完美的對等關係,但我們現在來探討一下,投資者面對原始恐懼意味著什麼。
通過對比風險和回報將恐懼合理化
John Wayne先生曾經說過:「勇氣就是雖然怕得要死……但仍要馭馬前行。」當您從正確的角度看待危險,從而更好地掌控危險時,可能更容易變得勇敢。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會用理性來遏制肆虐的焦慮情緒。在金融市場,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大眾在做什麼,並確定收益是什麼。
大眾的行為(比如通過購買保險來尋求保障)確實在危機全面爆發之前就影響了風險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資產的價值早在危險發生之前就已經下跌。
這太神奇了,以至於當結果最終導致完全相反的市場反應時,人們會摸不著頭腦;例如,儘管相關公司公布了創紀錄的虧損,但其股票卻開始上漲。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每個人都已經擔心這些損失會發生,並相應地調整了自己的頭寸,市場情緒的突然轉變遠遠領先於基本面。
衡量股市恐懼因素的主要指標是波動性指標,在金融市場中被稱為「發燒曲線」(fever curves)。它們可能並不完美,因為它們只衡量價格波動,即價格變動的速度。然而,由於恐慌通常會導致相當極端的波動,這種大幅飆升通常只發生在價格下跌時。在經濟繁榮時期,市場往往會溫和且緩慢地上漲,或者至少平均而言幾乎不會出現大幅飆升,從而抑制了價格波動。
查看下圖中的恐懼指數時,我們可以看到過去 100 年左右由恐懼引起的所有重大衝擊。當恐懼指數飆升時,您可能會感到害怕,但理性地說,「其他人也會害怕」。 根據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先生的名言,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相反的情況: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這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使市場恐懼合理化的另一種方法是,嘗試確定您因擔憂而獲得的回報。確定這一點的經典工具是股市的股票風險溢價和債券市場的信用利差。
在下圖中,我們描繪了過去 70 年,您持有有風險的資產(股票)與假定無風險的資產(政府債券)能夠獲得的回報金額對比。您的曲線越高,就越有勇氣克服自己的恐懼。
如果把這段時期作為一個衡量標準,我們看到投資者在花錢買擔憂(與正常時期因為擔憂而獲得回報相反),因為股票風險溢價為零或低於零。
當然,當時也有一些投資者暗示了這個問題,但我記得市場一致確信「這次不一樣」(也就是說,收益增長將非常強勁,以至於人們可能忘記風險溢價)。但事實證明,情況並非如此,因為估值泡沫破滅,股市暴跌。
通過相信長期表現來忽略恐懼
「買股票,吃點安眠藥,別再看報紙了。 多年以後,再看看自己有多富有。」這是投資界傳奇人物 André Kostolany先生的口頭禪,也是「忽略」策略的核心,即相信長期表現。
當然也有一些例外,但總體而言,投資者通過持有美國股票每年的實際收益率為 6%-7%。那麼,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反正最後一切都會好起來?
金融市場具有在開放時隨時提供流動性和估值的神奇特性。然而,這給我們人類帶來了一個重大問題,因為我們可以實時跟蹤自己財富淨值的變化,直至跌到最後一分錢,所以當價格暴跌時,會讓我們感受到非常巨大的壓力。
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與我分享了他在市場崩盤時應對這些壓力的秘訣:「關掉電腦,出去走走!」這是忽略恐懼的經典方法。
通過心靈成長來擁抱恐懼
最後一個策略是接受「失去是生活的一部分」的事實,並學會如何在經驗中成長。西方如何應對這一問題的最好例證是個人帳戶: 在《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What I Learned Losing a Million Dollars) 一書中,投資者 Jim Paul 先生講述了他在金融市場上的一段讓其付出慘痛代價的經歷,以及由此帶來的心得體會。
我不想複述內容,以免影響大家閱讀,但正如美國投資界傳奇人物經常遇到的,他聲稱自己之所以成為更好的投資者,是因為接受了損失,並從中總結出了經驗教訓。
這讓我想起了德國格林兄弟的童話《幸運的漢斯》(Hans im Glück),故事主角在失去財富的過程中得到了寶貴的教訓,從而對人生及其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見解。事實上,它也為那些在金融市場遭遇厄運的人提供了一些安慰。
「洶湧的道指洪流」
我第一次聽說華爾街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看到一本名為“Confessions of a Taoist on Wall Street”的書。作者(美國人)用洶湧的道指洪流“Tao”(發音同“dow”)和“Dow”的諧音來將東方智慧與金融市場的整體命運進行類比。
書中主角在東亞的一座道觀中度過了數年時光。最後,在華爾街大賺一筆之後,這位英雄(或許也可以稱之為反英雄)抓住了投資的精髓:「每個人,即使是洶湧的道指洪流,即使是血河,最後都回到這裡,回到三角洲,回到大分水嶺的大匯合處,回到失去、母親河、道。」
對許多西方人士來說,這樣的說法似乎是在開玩笑,或者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居然身處在一個騙局中。「不經歷風雨,就沒有彩虹」這句話可能會讓他們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