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當今世界的超級大國?
儘管現今存在地緣政治摩擦,但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在文化交流、外交或思想傳播方面,如果綜合超級大國的三大特徵, 即國家的經濟財富、「硬」軍事資產和「軟」實力,美國毫無疑問是領導者。依照這個定義,世界似乎仍然是單極的。
如何定義超級大國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人們普遍認為,超級大國的地位既取決於硬實力,也取決於軟實力。受人尊敬的美國政治學家 John Mearsheimer 和 Joseph Nye 對這個定義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
誰有競爭「超級大國」稱號的實力?
到 2050 年,可能會有更多國家被定義為超級大國,加入美國的行列並建立多極世界秩序。 從目前的經濟、地緣政治和人口趨勢推斷,中國很可能成為新的超級大國,儘管其經濟目前呈步履蹣跚之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是,得益於不斷增長的年輕人口帶來人口紅利、推動經濟增長,印度似乎會加入美中行列,對全球帶來重大影響。
這是瑞士寶盛新世紀主題研究分析師黃德行博士(Damien Ng)的看法,他在一篇主要關注印度將崛起並取得超級大國地位的同行評審期刊文章中闡釋了這一觀點。
不過他說未來尚未確定,與社會基礎設施相關的挑戰可能會阻礙發展。「我們不能忘記,這些國家各自都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他表示。「從長遠來看,他們需要克服這些與財富不平等相關的挑戰,否則將會阻礙未來發展。」
中國和印度的發展之路面臨哪些挑戰?
對於有長遠眼光的投資者來說,這條通往全球性超級大國的微妙之路具有一定的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和印度尋求成為更加繁榮、生活水平更高的國家,他們需要發展社會基礎設施,尤其是提高教育和醫療水平。每個國家將因應其需要,以不同的程度來支持這些領域的發展。
推行教育和醫療改革
儘管亞洲各國政府近年來專注於建設道路、港口和機場,但黃博士認為,社會基礎設施 — 主要是教育和醫療 — 也同樣需要關注。過去三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並造成慘痛後果,暴露了許多國家教育和醫療體系的缺陷,展示了各國未來的繁榮在多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在他看來,這種社會基礎設施缺口與日益加劇的財富不平等息息相關。他說,無論是在美國、中國還是印度,過去三十年來不平等現象都在加劇。但在印度,這種情況最為極端,他們耗盡了所有繁榮經濟所依賴的中產階級。關注印度的社會基礎設施將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這種反差在印度這個發展勢頭強勁,但也面臨巨大挑戰的國家尤為明顯。根據聯合國(United Nations)的數據,印度的人口將在 2023 年超越中國,兩國今年的人口都已超過 14 億。由於年齡中位數低於美國或中國,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勞動力市場,這會對經濟增長造成重大影響。此外,印度擁有龐大的軍隊、可觀的國防開支,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資產。
儘管如此,他們面臨的挑戰仍然可能阻礙進展。這包括「普遍的貧困、長期的腐敗、社會分化、負擔過重的公共醫療體系以及緊迫的環境挑戰」,黃博士說。這些挑戰環環相扣,在獲取高質量教育上的不平等機會和舉步維艱的醫療體系是問題核心所在。改善這些社會基礎設施後,印度將逐步成為 二十一世紀包容性增長的典範。
中國有自己不同的問題。儘管財富不平等現象沒有那麼嚴重,但人口快速老齡化給醫療體系帶來了挑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數據,到 2040 年,由於預期壽命延長和生育率下降,60 歲以上人口佔中國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四分之一(4.02 億人)。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像癌症這樣的老年疾病問題會快速增多。
兩個強大的投資趨勢
黃博士表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和印度在未來三十年為克服各自社會基礎設施挑戰所做出的努力,將能惠及醫療和教育領域。在中國,除了受限的營利性補習民辦教育之外,這些領域的龍頭企業都在蓬勃發展。
例如,隨著政府與私營部門攜手改善衛生和社會保健,給老齡化的中國不僅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
「畢竟,老年人需要各種各樣的服務和支持來維持他們正常的生活」,黃博士表示。 「正因為如此,長壽可能成為投資者的機會。投資「銀髮經濟」需要以分段式的方法來投資,因為要維持正常的生活,老年人需要借助不同的服務和支持。鑒於老年人的脆弱性和老齡化人口生活方式偏好的轉變,與醫療和養老服務相關的行業前景依然光明。」
癌症是一個日益嚴峻的醫療挑戰 — 2020 年,中國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佔全球癌症相關死亡人數的近三分之一 (30%)。 在這種複雜的背景下,隨著基因測序個性化療法對治療產生革命性影響,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基因組學市場之一。
在印度,新冠疫情促使政府發展數碼醫療模式,以作為加強其醫療保健服務的一種方式。 因此,數碼醫療市場不斷在擴大。
教育科技公司 (EdTech)也在蓬勃發展,因為除了在公立學校接受教育之外,人們也希望孩子接受課外補習。因此,印度是全球教育科技風險投資的主要國家之一。
投資者應關注什麼?
在中國和印度變成超級大國的微妙過程中將締造許多機會,這取決於他們對社會基礎設施和平等方面發展的支持。要達到這一目標,政府必須與私營部門合作,幫助其在這些領域取得成功。 這能為領先的企業提供一個長期有利的環境,並能讓投資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