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的三大原則之一是,歷史總有相似之處。當前銀行業危機引發恐慌,市場情緒低迷,很多投資者開始問自己:歷史為什麼總是在輪回?答案很簡單:因為歷史的主導者是人,人的決定容易受恐慌和貪婪等本能驅動。
銀行會毀了股票牛市嗎?以史為鑒,投資者可能會從2007-2008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尋找答案。然而,更好的樣版其實是1985–1996年的存貸危機,當時32%的銀行倒閉,納稅人損失1320億美元。
如圖所示,雖然銀行股相對表現嚴重落後,波動率高企,但標普500指數延續了長期牛市。實際上,危機延長了牛市,防止投資者情緒過熱。因此,與全球金融危機相比,當前的銀行業危機可能更像是一場存貸危機。
為投資者總結
標普500指數依然看漲,因為長期動量正在觸底回升。只有跌破3900 /3800點時,才預示著復甦推遲。雖然等待塵埃落定和投資者信心恢復尚需時日,但就當前的股票價格水平而言,我們並不會對大市值銀行股持過於悲觀的態度。從基本面來看,大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和緩衝資金較為穩健。 此外,中央銀行和監管機構的大量支持措施也有助於抑制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從區域角度來看,我們繼續看好歐洲的銀行而不是美國的銀行,因為我們認為歐洲銀行的風險低於目前的市場隱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