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法律資訊Login

中美貿易衝突:進一步升級

隨著中美貿易衝突急劇升溫,關稅已達到驚人的水平。美國目前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中國則以125%的關稅進行反制。雖然雙邊貿易不太可能完全崩潰,但所產生的破壞可能會非常嚴重。企業已經開始作出調整,包括重新安排貿易路線(經由第三國)且利用選擇性豁免。

4月11日,美國暫緩對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半導體製造設備等關鍵科技產品徵收關稅。這些豁免似乎至少在短期內緩解了供應鏈的壓力。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Trump)在上週末表示,這些產品可能會被納入個別的「半導體關稅」中,這進一步加劇了電子產品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

中國3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2.4%,遠超預期,主要得益於關稅實施前的提前下調。儘管這可能支撐中國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但預計未來幾個月貿易勢頭將大幅下滑。我們對中國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測(目前為4.2%)正面臨重大的下行風險,尤其是在缺乏大規模財政或貨幣支持措施的情況下。

儘管中國當局已暗示目前不會進一步提高關稅,但中美雙方似乎都不願作出讓步。與此同時,兩國似乎都在依賴更微妙的機制 — 即豁免、重新分類和第三國路徑。在這種環境下,未來貿易流動的不確定性仍會維持在很高的水平。

科技股面臨關稅政策變動:現在該怎麼辦?

上週末,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宣免布免除部分原始設備製造商的關稅,令投資者再次感到意外。目前,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其他消費電子設備的製造商可免受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的145%關稅政策。這一變化導致全球科技領域動盪。從長期來看,我們仍然看好軟件類股票,而非硬件、半導體和設備供應商,但不排除短期內整體科技領域波動加劇的可能性。

美國會怎樣與中國脫鉤,而未來前景將會如何?

市場普遍認為,由於兩國均已聲明無意進一步升級關稅,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已達到頂峰。恒生指數也出現反彈。然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被問及中國企業的美國預托證券退市的可能性時表示「所有選項都在考慮範圍內」,這一風險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中國企業美國預托證券是讓外國投資者(包括駐美國)投資未在美國交易所直接上市的中國公司的一種方式。美國預托證券由美國銀行發行,代表特定數量的外國公司股票,允許其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因此,將中國企業的美國預托證券退市會對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挑戰。

雖然我們尚不確定美國是否會在未來幾個月或今年實施脫鉤計劃,但特朗普總統似乎有意在其第二任期內某個時候推進一定程度的金融脫鉤。這反映在他最近發布的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National Security Presidential Memorandum)中,該備忘錄要求美國政府:

  1. 考慮對美國在中國敏感領域的投資實施新或額外的限制
  2. 再次審查中國企業是否滿足《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的條款
  3. 審查可變利益實體的結構
  4. 確保外國競爭對手公司沒有參與退休金計劃的資格

中美脫鉤風險: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我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回歸香港進行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市場現在對任何美國預托證券退市都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我們認為,對於希望降低美國預托證券突然退市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從美國預托證券切換到港股仍然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相比之下,如果特朗普總統下令實施投資禁令,迫使美國實體剝離部分中國持股,對市場的衝擊可能會更大。過去的例子包括特朗普總統於2020年11月發布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實體投資於中國電訊股。

就大市方向而言,我們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將持續出現盤整或回調壓力,投資者在入市時應更加注重估值。我們仍然看好股息股,將其作為一種更具防禦性的配置策略。

聯絡我們